光纤收发器和光模块如何对接使用?

在光纤传输布线的过程中,不少弱电从业者都会遇到各种棘手问题,比如 A 端是收发器、B 端是光模块时,两端能否正常通信?光纤收发器接上后为何不亮?带光口的球机又能否与光模块搭配使用?别着急,本期内容就来为大家系统梳理,帮助大家攻克这些难题。

一、光模块使用的关键原则

光模块在实际应用中,需遵循一系列严格的配对原则,这是保障数据稳定传输的基础,内置光模块的设备同样适用这些原则:

  1. 传输距离一致:通信两端的光模块传输距离必须匹配。如果一端光模块的设计传输距离较短,而另一端较长,可能导致信号在长距离传输中衰减严重,无法被正确接收。例如,短距光模块用于长距离链路,会出现信号丢失、误码率升高等问题。
  2. 接口速率一致:确保两端光模块的接口速率相同至关重要。不同速率的光模块连接,会造成数据传输的不协调。就像不同车速的车辆在同一条道路行驶,容易引发交通堵塞一样,不同速率的光模块会导致数据传输混乱,无法正常通信。
  3. 模式一致:光模块分为单模和多模,必须保证两端模式相同。单模光模块适用于长距离、高速率的传输场景;多模光模块则常用于短距离、低速率的环境。若将单模和多模光模块对接,光信号无法在两种不同模式的介质中有效传输,通信必然受阻。
  4. 纤数(单纤 / 双纤)一致:双纤光模块通过两个独立的端口分别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单纤光模块则借助不同波长在一根光纤上实现双向传输。对接时,纤数必须保持一致,否则无法完成数据的双向交互。
  5. 波长(单纤考虑)匹配:对于单纤光模块,两端的波长必须相互匹配,即发射(TX)和接收(RX)波长相反。如一端光模块 TX 为 1310nm,另一端 RX 就应为 1310nm,同时其 TX 则为另一端接收的波长,如 1550nm,这样才能确保光信号在单纤上的正常收发。

二、光模块常见组网方式及与光纤收发器的对接要点

了解光模块的配对原则后,很多人关心光模块与光纤收发器相连时,两端是否能够正常通信。下面来看看光模块常见的几种组网方式,从中就能找到答案:

  1. 光模块 + 交换机:这种组网方式下,连接两端的光模块必须完全匹配各项参数,包括上述的传输距离、接口速率、模式、纤数和波长,以保障交换机之间的稳定高速通信。
  2. 光模块 + 交换机 + 光纤收发器:在这个组合中,光纤收发器与相连光模块之间,收发光波长需要严格匹配。只要波长对应,数据就能在光模块和光纤收发器之间顺利传输。
  3. 光模块 + 光纤收发器:这是较为直接的连接方式,同样要求光纤收发器和光模块的收发光波长匹配,确保光信号的正常收发。
  4. 内置光口相机 + 光模块 / 光纤收发器:无论是与光模块还是光纤收发器搭配,内置光口相机都需要保证收发光波长与对接设备匹配,才能实现图像数据的稳定传输。
  5. 内置光口相机 + 光纤收发器 + 光模块 + 交换机:这种复杂的组网环境下,各设备间的连接更要遵循收发光波长匹配原则,从相机到光纤收发器,再到光模块与交换机,任何一处波长不匹配,都会影响整个链路的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光纤收发器和对端的光模块对接时,关键在于收发光波长的匹配。只要波长对应,就能实现两者的正常对接,保障光纤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掌握这些知识,大家在弱电项目的光纤布线工作中就能更加得心应手,有效避免常见问题,提升项目的成功率。

0
分享海报
广告位招租

评论0

请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