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374-2018《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是我国通信管道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替代了2006版标准(GB 50374-2006)。该标准全面规范了通信管道工程的施工、验收及质量控制要求,涵盖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以下从基本信息、修订要点、核心内容、技术要求和应用范围等角度进行解析:
一、标准基本信息
- 标准编号与名称
- 编号:GB/T 50374-2018
- 名称: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英文名称:Standard of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for communication conduit engineering156。
- 发布与实施
- 发布日期:2018年9月11日
- 实施日期:2019年3月1日
- 发布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58。
-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通信管道工程,包括材料检验、施工工艺、验收流程等,强调施工质量提升和环保要求46。
二、主要修订内容
相较于2006版,2018版标准在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上进行了多项更新:
- 材料更新
- 增加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使用要求,替代部分低标号水泥48。
- 更新塑料管材的物理性能及机械性能指标,新增多孔塑料管规格要求48。
- 施工工艺优化
- 新增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要求,明确不同土质的压实标准48。
- 引入定向钻施工技术规范,适应复杂地形施工需求46。
- 结构安全强化
- 更新模板拆除条件,要求混凝土强度达标后方可拆除(如悬臂构件需达到设计强度的100%)38。
- 明确钢筋加工要求,主筋间距允许误差±5mm,分布筋±10mm68。
- 验收流程细化
- 新增随工验收、初验和终验三阶段,强化过程质量控制68。
三、核心内容与技术要求
1. 材料检验
- 水泥与混凝土:必须使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配比需通过试验确定,强度检测采用回弹仪38。
- 砂石要求:砂含泥量≤5%,石子含泥量≤1.5%,禁止使用风化石68。
- 塑料管材:需符合抗压、抗冲击等物理性能指标,多孔管端面规格需标准化48。
2. 施工工艺
- 土方工程:沟槽开挖需按设计坡度放坡,回填土压实度≥95%(砂土)或≥93%(黏土)38。
- 混凝土浇筑:需分层振捣,初凝后养护时间≥24h(气温≥15℃时),高温或低温环境需采取特殊养护措施68。
- 人孔与通道:墙体垂直度允许偏差±10mm,顶部高程偏差±20mm;窗口宽度>600mm时需加装过梁36。
3. 验收标准
- 随工验收:检查材料质量、管道敷设、模板安装等68。
- 技术验收:测试混凝土强度、管道密封性、系统功能(如积水罐安装合规性)38。
- 资料审查:需提交设计图纸、材料检验报告、隐蔽工程记录等完整竣工文件68。
四、应用场景与典型案例
- 城市通信管网:规范道路下管道敷设,确保与市政设施协调。
- 工业区与特殊环境:要求防爆、抗腐蚀设计,如化工园区采用不锈钢机柜和屏蔽线缆38。
- 定向钻施工:适用于跨越河流、铁路等复杂地形,减少开挖对环境影响46。
总结
GB/T 50374-2018《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通过技术更新和流程细化,提升了通信管道工程的标准化水平,尤其在材料性能、施工安全和环保措施方面具有显著改进。工程实践中需严格遵循标准要求,结合具体场景优化施工方案,确保通信基础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