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中国针对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核心国家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防雷措施,减少雷击引发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及电气系统损坏。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5元宝,VIP免费,请先
☑ 推荐使用微信快捷登录,即可下载本站资源。
☑ 只保留高频需求、高评分内容,拒绝无效囤积;
☑ 放心下载,高效使用!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中国针对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核心国家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防雷措施,减少雷击引发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及电气系统损坏。以下从规范基本信息、核心内容、实施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解读:


一、规范基本信息

  • 发布与实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2011年10月1日实施,替代了旧版GB 50057-94(2000年版)。
  •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防雷设计,涵盖地理、气象、雷电活动规律等多因素的综合分析。
  • 强制性条文:包括第3.0.2、3.0.3、3.0.4(防雷分类)、4.1.1、4.1.2(防雷装置要求)、4.2.1、4.2.3(接闪器布置)、6.1.2(TN-S系统)等条款,必须严格执行。

二、核心内容与设计要求

1. 防雷分类

建筑物根据用途、重要性及雷击风险分为三类:

  • 第一类:爆炸危险场所(如火炸药生产、贮存设施)、0区/20区爆炸环境建筑物等,需采取最高级别防雷措施。
  • 第二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大型交通枢纽、特级体育馆等,要求防直击雷和防闪电电涌侵入。
  • 第三类:省级重点建筑、雷击次数较高的普通民用建筑等,需满足基本防雷要求。

2. 防雷装置设计

  • 接闪器与引下线
    • 接闪器需覆盖爆炸危险气体排放管的保护范围,无管帽时保护半径为5米的半球体。
    •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均匀对称布置,第一类建筑间距≤18m,第三类≤25m。
  • 接地系统
    • 独立防雷接地装置需与电气系统保持安全间距,共用时需在配电箱处安装I级电涌保护器(SPD),冲击电流≥12.5kA。
    • 建筑物金属结构、管线等需与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防止跨步电压。

3. 防雷击电磁脉冲

  • 电涌保护器(SPD)
    • 电源总配电箱处应装设I级SPD,电压保护水平≤2.5kV;低压系统TN-S接线方式强制使用。
    • 室外线路引入时,需采用电缆埋地或架空线加装SPD,接地电阻≤30Ω。

三、技术更新与重点修订

  1. 新增术语与细化要求:增加“雷击组合”“分流系数”等术语,明确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
  2. 优化防雷装置材料:要求外部防雷装置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并规范不同金属物的连接方式。
  3. 简化雷击密度计算:调整雷击次数判定阈值,使分类更科学。
  4. 强调电子系统保护:细化电涌保护器的选型与安装要求,增强对电气和电子系统的防护。

四、实施与应用

  1. 定期检测要求
    •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场所每年一次。
    • 检测机构需具备甲级或乙级资质,甲级可检测所有类别建筑物。
  2. 与绿色建筑结合:推动“风光+储能”模式,适配“东数西算”工程对西部低电价、高绿电比例的要求。
  3. 动态优化与认证:建议通过Uptime Tier或LEED认证提升项目合规性,定期评估能效与设备冗余。

通过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严格执行,可显著提升建筑物在雷电灾害中的安全性,同时为电力、通信、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提供系统化防护支持。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5 元宝
VIP免费
☑ 推荐使用微信快捷登录,即可下载本站资源。
☑ 只保留高频需求、高评分内容,拒绝无效囤积;
☑ 放心下载,高效使用!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1
分享海报
广告位招租

评论0

请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