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 50348-2018》是我国安全防范领域的重要国家标准,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替代了原2004版标准。该标准规范了安全防范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验、验收、运行维护及咨询服务等全流程要求,旨在提升工程质量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下从主要内容、修订要点、技术要求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标准基本信息
-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构)筑物安全防范工程,涵盖系统运行与维护环节。要求工程纳入建设总体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并独立验收。 - 核心原则
强调“人防、物防、技防结合”,通过科学规划构建综合防控体系,确保系统具备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强制性条文
标准中黑体字条款为强制性要求,涉及国家安全领域的安全准入机制、高风险对象的防护设计、疏散通道功能、视频监控存储期限等内容,例如:- 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需选用安全可控设备及专业团队;
- 视频监控数据保存期限:反恐重点目标≥90天,其他目标≥30天;
- 出入口控制系统需与火灾报警联动,紧急疏散时无需凭证即可通行。
二、主要修订内容
相较于2004版,2018版标准在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以下调整:
- 新增章节
- 风险防范规划、系统架构规划、人力防范规划;
- 实体防护设计、工程建设程序、工程监理、运行维护及咨询服务。
- 删减内容
删除原标准中针对高风险和普通风险对象的具体设计条款,转为通用性要求,强化普适性。 - 技术更新
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要求,推动智能化安防系统发展。
三、关键技术要求
1. 实体防护设计
- 周界防护:需考虑防攀爬、防爆、防穿越等功能,屏障材质、高度等需满足防护性能;
- 建筑物防护:门窗需采用防盗、防爆材料,金库等特殊场所须配置多重防护门。
2. 电子防护系统
- 入侵报警系统:需具备防拆报警、故障检测功能,误报警率需符合设计要求;
- 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范围应无死角,图像清晰度满足特征识别需求;
- 出入口控制:需独立管理,紧急情况下与消防系统联动,确保疏散畅通。
3. 系统集成与安全
- 支持多级平台互联,实现跨区域级联管理;
- 传输网络宜采用星形/树形拓扑结构,优先使用专用网络或VPN;
- 需配置用户权限管理、操作日志及数据加密措施。
四、实施与验收要求
- 建设流程
包括立项、设计、施工、初步验收与试运行(≥30天)、检验验收、移交及运行维护。 - 验收重点
- 施工验收:检查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的规范性;
- 技术验收:测试系统功能(如报警响应、视频清晰度);
- 资料审查:确保竣工文件完整,含设计图纸、设备清单等。
五、应用场景与案例
标准适用于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公共交通设施、大型公共场所及住宅区等。例如:
- 反恐重点目标:需强化视频监控存储与周界防爆设计;
- 易燃易爆场所:存放点应远离人群并设置隔离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