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收发器单模与多模如何区分?适用哪些场景?

在光纤通信中,单模与多模光纤收发器的选择直接影响传输性能、距离和成本。以下是两者的核心区别及适用场景的详细分析:


一、单模与多模光纤收发器的核心区别

对比项 单模光纤收发器 多模光纤收发器
光纤类型 单模光纤(SMF,芯径9μm) 多模光纤(MMF,芯径50/62.5μm)
传输波长 1310nm、1550nm(激光光源) 850nm、1300nm(LED或VCSEL光源)
传输距离 长距离(10km~100km+) 短距离(≤2km,OM3/OM4支持更远)
带宽与速率 高带宽(支持100G/400G长距传输) 中高带宽(短距支持40G/100G)
光源类型 激光二极管(LD) 发光二极管(LED)或垂直腔面激光器(VCSEL)
色散与损耗 色散低,损耗小(0.2dB/km~0.4dB/km) 色散高,损耗较大(2dB/km~3.5dB/km)
成本 高(激光器成本高,光纤价格较高) 低(光源和光纤成本低)
典型接口 LC/SC(单纤双向需注意波长配对) LC/SC/MTP(多模光纤常用短波长接口)

二、适用场景分析

1. 单模光纤收发器的典型场景

  • 长距离骨干网
    • 跨城市通信、电信运营商核心网(10km~100km)。
    • 例如:城市间数据中心互联、5G基站回传。
  • 高带宽需求场景
    • 100G/400G超高速传输(如海底光缆、国家级骨干网)。
  • 复杂环境
    • 高温、强电磁干扰环境(工业级单模设备支持宽温运行)。

2. 多模光纤收发器的典型场景

  • 短距离局域网(LAN)
    • 数据中心机柜间互联(OM4光纤支持100G@150m)。
    • 例如: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互联。
  • 企业办公网
    • 楼宇内网络主干(≤500m)、会议室高清视频传输。
  • 高性价比需求
    • 中小型企业、校园网(低成本部署千兆/万兆网络)。

三、选型决策关键点

  1. 传输距离
    • ≤550米:优先选多模(OM3/OM4光纤)。
    • >2公里:必须用单模(OS2光纤)。
  2. 带宽要求
    • 10G以下短距:多模性价比更高(如OM3支持10G@300m)。
    • 40G/100G长距:单模是唯一选择。
  3. 成本预算
    • 多模收发器价格约为单模的1/3~1/2,适合预算有限场景。

四、注意事项

  1. 不可混用
    • 单模收发器与多模光纤(或反之)会导致信号衰减甚至无法通信。
  2. 波长匹配
    • 单模单纤双向(BiDi)需配对波长(如1310nm/1550nm)。
  3. 光纤跳线兼容性
    • 多模光纤跳线通常为橙色(OM3/OM4),单模为黄色(OS2)。

五、典型场景示例

场景 推荐方案 理由
数据中心内部互联 多模OM4光纤 + 100G-SR4收发器 短距(150m)高带宽,成本最优。
跨园区楼宇互联 单模OS2光纤 + 10G-LR收发器 距离5km,保障稳定传输。
工厂自动化控制 单模工业级收发器(-40℃~85℃) 耐高温,抗干扰,适应恶劣环境。
企业办公网主干 多模OM3光纤 + 1G-SX收发器 500m内千兆覆盖,部署成本低。

总结

  • 单模:长距离、高带宽、高成本,适合骨干网和超远距传输。
  • 多模:短距离、中高带宽、低成本,适合局域网和数据中心。
    选型时需严格匹配 “光纤类型-收发器-传输距离” 三要素,避免性能损失或额外成本。
0
分享海报
广告位招租

评论0

请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