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目的为规范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验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本规范与《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等共同构成安防标准体系,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及场所的出入口安全管理。
编制背景与目的
-
背景:出入口控制是安防体系的关键环节,需应对非法闯入、权限冒用等风险,亟需统一技术标准。
-
目的:明确系统设计要求,提升身份识别精准性、控制逻辑合理性及应急响应效率。
一、适用范围
-
适用场景: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出入口、通道、重要区域(如机房、金库、档案室)的控制系统设计。
-
协同要求:需与视频监控系统(GB 50395)、入侵报警系统(GB 50394)联动设计。
二、系统设计要求
1. 系统构成
-
前端设备:读卡器、生物识别终端(指纹、人脸、虹膜等)、电子锁、门磁、出门按钮等。
-
控制设备:门禁控制器、管理软件、权限服务器、应急开关等。
-
传输设备:通信线缆(RS485、TCP/IP)、电源线、联动信号线等。
-
执行机构:电控锁、电动门、道闸、三辊闸等。
2. 核心功能
-
身份识别:支持卡、密码、生物特征等多因子认证;
-
权限管理:按人员角色、时间设定通行权限;
-
报警联动:非法闯入时触发声光报警并联动视频复核;
-
应急开启:火灾、断电等紧急状态下自动释放门锁。
三、强制性条文(关键条款)
-
设备选型(第3.0.5条)
-
电子锁、读卡器等设备需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如消防认证、防暴认证)。
-
-
防尾随功能(第5.0.4条)
-
重要区域(如银行现金区)的出入口需配置防尾随装置(如双门互锁、速通门)。
-
-
应急开启(第6.1.3条)
-
系统断电时,电控锁应自动释放(断电开型),消防报警时联动开启所有通道。
-
-
数据安全(第5.0.7条)
-
权限信息、通行记录需加密存储≥180天,支持防篡改和审计追溯。
-
四、关键设计要点
1. 前端设备设计
-
读卡器安装:
-
高度1.2~1.5m,避免金属遮挡;
-
室外设备需防水防尘(IP65以上)。
-
-
生物识别终端:
-
光照不足时需补光,人脸识别避免逆光安装。
-
2. 控制逻辑设计
-
权限分级:分时段控制(如工作时间/非工作时间)、多卡认证(如金库需两人同时刷卡);
-
反胁迫功能:支持胁迫密码或指纹触发静默报警。
3. 传输与供电
-
线缆选型:
-
RS485通信线采用屏蔽双绞线(RVSP),传输距离≤1200m;
-
TCP/IP网络需独立VLAN,避免数据拥堵。
-
-
电源要求:
-
电控锁采用独立电源,功率需满足瞬间启动电流;
-
备用电源(UPS)续航≥2小时。
-
4. 安装与防护
-
电控锁选择:
-
木门用阴极锁,金属门用阳极锁;
-
高安全区域用磁力锁(需配合门磁检测)。
-
-
防破坏措施:
-
读卡器、线缆需防拆报警,控制箱体防护等级≥IP54。
-
五、验收与测试要求
-
功能测试:
-
验证权限分级、报警联动、应急开启功能;
-
模拟断电、断网测试系统可靠性。
-
-
性能指标:
-
识别响应时间≤1秒;
-
通行记录存储完整性≥99.9%。
-
-
安全审计:
-
检查权限修改日志、异常操作记录是否可追溯。
-
六、与其他规范的关联
-
需结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执行;
-
涉及消防疏散时,参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