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5029-2022《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整合并替代了原有多个安防工程相关标准(如GB 50348系列),全面规定了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维全生命周期技术要求,强调系统性、安全性和技术先进性。以下是核心内容解析:
一、适用范围
- 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及场所的安全防范工程,包括:
- 公共建筑(如学校、医院、交通枢纽);
- 民用建筑(住宅、商业综合体);
- 特殊场所(监狱、数据中心、能源设施);
- 城市安全防范系统(智慧城市安防平台)。
二、规范核心内容
1. 基本规定
- 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设计、施工、调试、验收、运维各阶段。
- 强制性要求:条文标注“必须”“严禁”的为强制执行条款(如系统可靠性、网络安全)。
- 多系统协同:要求安防系统与消防、应急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联动。
2. 设计要求
-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如一级高风险、二级中风险、三级低风险)确定安防配置标准。
- 系统架构:
- 视频监控系统(支持AI分析、4K/8K高清、夜间红外);
- 入侵报警系统(周界防护、室内探测);
- 出入口控制系统(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生物特征识别);
- 电子巡查系统(无线定位、数据实时上传);
- 实体防护设施(防爆门、防攀爬栅栏)。
- 网络安全:系统需满足《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3. 施工与调试
- 设备选型:
- 摄像机、探测器等设备需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如CCC);
- 关键设备(存储服务器、控制主机)需冗余设计。
- 隐蔽工程管理:线缆敷设、接地装置等隐蔽部位需留存影像资料。
- 调试要求:
- 单系统调试:功能测试(如人脸识别准确率≥98%);
- 联合调试:多系统联动(如入侵报警触发视频跟踪、门禁锁定)。
4. 验收与运维
- 验收标准:
- 功能验收:逐项验证设计功能;
- 性能验收:图像清晰度(≥200万像素)、报警响应时间(≤2秒);
- 文件验收:竣工图、检测报告、操作手册。
- 运维要求:
- 建立运维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 系统升级需保证兼容性,数据备份周期≤7天。
三、新增与强化要求(对比旧标准)
- 技术先进性
- 强制要求支持AI视频分析(如行为识别、异常事件预警);
- 视频存储时间延长(高风险区域≥90天,普通区域≥30天)。
- 绿色节能
- 设备能效需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 鼓励使用低功耗芯片、太阳能供电设备。
- 数据安全
- 视频、人员信息等敏感数据需加密传输和存储;
- 系统日志保存≥180天,支持审计追溯。
四、关键注意事项
- 合规性
- 设计施工需符合防护对象的行业规范(如银行适用JR/T 0003,校园适用GA/T 1717)。
- 验收重点
- 接地电阻:独立接地≤4Ω,联合接地≤1Ω;
- 电磁兼容:设备抗干扰能力需通过EMC测试。
- 特殊场景
- 高风险场所(如机场)需配置防爆摄像机和冗余电源;
- 室外设备需满足IP67防护等级,适应极端气候。
五、配套标准与实施
- 关联规范: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
-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GB/T 35273)
- 实施要求:
- 2022年10月1日后新项目必须执行,旧项目改造参照执行;
- 各地住建部门在验收中需依据此规范严格审查。
评论0